安禄山

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唐疆域

安史之乱让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,疆域严重缩减,说安禄山是历史罪魁祸首一点不为过。公元755年,安禄山带着20万大军谋反,直逼京城,唐玄宗都得仓皇西逃。他占长安、破洛阳,还自封燕王。不过这胖子身体越来越差,眼睛都瞎了,开始考虑继位人。他儿子们为争位起了内讧,二儿子

洛阳 安禄山 唐玄宗 史思明 安庆绪 2025-10-10 18:23  3

《长安的荔枝》中的安史之乱如何让唐朝从辉煌走向衰败?

唐朝被后世誉为“盛唐”——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达到高度繁荣与开放的巅峰。但在这种光鲜背后,暗藏的裂缝最终被一役撕开。公元755年那一声叛旗展开,不仅惊动京师长安,也撕裂了历史的脉络。安史之乱不仅是一场军事叛变,更是权力、制度、社会矛盾在唐朝中期的集体爆发。

唐朝 荔枝 长安 安禄山 范阳 2025-10-09 08:49  4

马嵬坡下,宰相杨国忠最后的晚餐有多奢华?

公元756年,对于大唐王朝来说,是风云变幻、命运转折的一年。安禄山以“忧国之危“、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,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。这场叛乱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激起了千层浪,让盛世大唐陷入了动荡与危机之中。而此时,远在长安的宰相杨国忠,却依然沉浸

葡萄酒 熊掌 宰相 安禄山 杨国忠 2025-10-04 16:16  3

安史之乱后的唐朝:并非衰落,而是秩序重构的开始

这场始于公元755年、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先后主导的叛乱,前后延续近八年时间。过去很多说法都将它定义为唐朝“由盛转衰”的绝对分水岭,仿佛叛乱平定后,这个王朝就只剩下坡路可走。但如果跳出“盛与衰”的简单二元视角,会发现安史之乱后的唐朝,其实是在打碎旧有秩序的废墟上,

唐朝 三镇 安禄山 藩镇 府兵制 2025-10-04 16:02  3

杨国忠劈开李林甫的棺材,才是安史之乱真正的导火索?

天宝十二载(公元753年),杨国忠劈开李林甫的棺材,这个举动就像是在历史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,其涟漪最终引发了安禄山在天宝十四载(公元755年)发动的那场震惊天下的叛乱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,安禄山与李林甫二人之间的关系,犹如一张错综复杂的网,深刻影响着当时的

棺材 李林甫 安禄山 杨国忠 平卢 2025-10-02 08:59  5

历史警示:三位人物如何改写华夏命运?每段过往都藏着文明的阵痛

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卷中,既有盛世华章的璀璨,也有命运转折的阵痛。有些历史节点,因关键人物的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轨迹,他们的决策或出于权欲,或源于短视,最终给国家与民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。今天,我们不做简单的“罪人”评判,而是透过历史细节,看看这三位人物如何

历史 安禄山 慈禧 燕云十六州 石敬瑭 2025-09-11 20:48  4

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是被自己儿子杀死?他们都犯了3个相同错误

在死前的那个清晨,安禄山还在昏沉中翻身。他躺着的那张大床宽大结实,纵然他三百来斤的体重也不觉得硌得慌。外面正起着冷风,帐子内却凝着怪异的静谧。他哪里想得到,有人已经摸进了他的帐篷,在夜色下紧咬牙关。一个是伴他起家的军师严庄,一个是跟了他十几年的李猪儿,而他亲儿

安禄山 史思明 李猪儿 严庄 安庆绪 2025-08-27 11:42  2

没明说的改运密码:普通人不用等“风口”,3个“笨办法”就够

梁武帝萧衍晚年躲在寺庙里当“和尚”,大臣们花上亿钱才把他“赎”回朝堂——可谁能想到,这位曾平定叛乱、开创盛世的皇帝,最后会被叛军困在台城,活活饿死在宫殿里?司马光把这段史实写进《资治通鉴》,不是为了讲帝王的荒唐,而是藏了句戳中普通人的大实话:命运从不是“突然塌

资治通鉴 郭子仪 安禄山 卢杞 张奂 2025-09-28 14:30  5

到底谁杀死了这个女人?揭秘杨贵妃之死的真相与背后谜团

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唐朝的杨贵妃无疑是一位令人神往的传奇女性。她的绝世容貌、才情风采、宠爱有加,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,一直以来都充满了神秘色彩。尤其是关于她的死,历代史家、文人、传说纷纷猜测,众说纷纭。有人认为她是被宫廷阴谋所害,有人则坚信她是被逼无奈的牺牲

杨贵妃 安禄山 唐玄宗 杨玄琰 乱军 2025-09-27 02:59  5

大唐潼关陷落该问责谁?

安禄山起兵反唐,关中的东大门潼关被叛军攻陷之后,唐玄宗就不得不立刻逃离自己在长安的安乐窝。也就是说,面对安禄山的叛军,大唐帝国的最后防线竟然是小小的潼关。潼关何以能决定大唐的生死?潼关的地缘战略价值何在?围绕潼关的争夺,唐军和安禄山的叛军都做过哪些布局和谋划?

潼关 安禄山 封常清 高仙芝 哥舒翰 2025-09-28 08:00  3